話說早期台灣農閒之餘,地方上很流行歌仔戲,
是到處都有廟會、到處都有演出、到處都人山人海。
一直到日本統治、皇民化時代,
當時政府要求台灣人要改說國語(日文)、改穿和服、改作日本姓,
不能講台語、當然更不能演歌仔戲,
喜歡看戲的老百姓就很鬱卒,
劇團團員和戲院老闆也很焦慮,因為沒有生意可做。
不過台灣人不是省油的燈,窮則變、變則通,
於是戲院老闆就在觀眾席最後方、門口上方設兩顆燈,
一個紅燈一個綠燈,
再派一個看門的負責把風。
戲院內持續演出一般民眾喜歡看的歌仔戲,
比方說《陳三五娘》、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,
但是當看門的遠遠看見日本警察出沒時,
他必須趕緊按下紅燈,
第一時間快快回應給舞台上的演員知道,
演員一發現紅燈亮起便會曉得「啊!日本巡察來了」,
馬上回到後台換裝──穿上和服、拿起油紙傘、腳踩木屐,
舞台上原本敲鑼吹笛的文武場也迅速調換樂器,
換奏起三味線、薩克斯風和爵士鼓。
如此一來當日本警察進場巡視時就一切OK。
等日本警察一走遠,看門的再把紅燈轉回綠燈,
演員發現了,再換回歌仔戲服,
剛剛演到哪裡?迅速給它接下去演。
久而久之,演員們為了吸引觀眾目光,
也為了順利演出、不受巡查訪視干擾中斷,
發展出多套融合各種不同風情、文化、時空的本子,
在舞台上可以「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」樣樣精彩,
觀眾們也看得陶醉入戲。
後來當有喝過洋墨水的學者看見這般有歌有舞有戲的表演時,
便說這叫作「OPERA」,也就是國外流行的「歌劇」,
台灣人唸英文唸不順,OPERA、OPERA,唸久了就唸成「胡撇仔」,
另一方面也很有台灣「黑白亂撇」的味道啦!
承襲傳統戲曲養份,融合西方現代劇場, 金枝的胡撇仔戲別具拼貼趣味。 圖為金枝演社《台灣女俠白小蘭》劇照,陳少維攝影。 |
金枝演社《台灣女俠白小蘭》戶外公演現場照, 李旭彬攝影。 |
專家學者說:
「胡撇仔」一詞,來自日語外來語「オペラ」(opera),
是一種融合新劇、歌舞劇、西樂等的表演風格,
普遍存在於臺灣傳統戲曲如歌仔戲、客家戲、四平戲等之中。
在皇民化運動下,傳統戲曲都必須「改良」才能演出,
因而產生一種戲曲與新劇結合的戲劇型式,
雖然演出傳統戲齣,
但演員必須身著和服、手執武士刀、改唱流行歌,
並以爵士鼓與小喇叭等西洋樂器伴奏。
戰後商業演劇蓬勃發展,與之同臺競爭的傳統戲曲,
也漸以「變體」的面貌出現以增加票房,
在演出非傳統歷史故事的新編戲齣時,
就加入幾曲流行歌,配上西樂與霓虹燈光增添娛樂效果,
劇情多走「愛情武俠倫理悲喜劇」的通俗路線。
今日外臺歌仔戲的夜戲亦多上演胡撇仔戲,
劇目除承襲內臺,亦有根據電影電視劇進行改編,
音樂多元,服裝傾向華麗鮮豔,
演員亦會穿著洋裝及和服上場,表演方式較寫實生活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